黔南刻章|黔南刻章公司|黔南刻章店电话-大铭kz
2025-01-09 07:02 112.96.225.220 1次产品详细介绍
黔南刻章|黔南刻章公司|黔南刻章店电话-大铭kz
邓散木治印“”:这枚印章由书法家、金石家邓散木于1963年8月,用寿山田黄石为所刻。印呈立方体,明黄色,顶部镂空琢双龙,又称“龙纽大印”。印的一侧刻有“1963年8月,敬献毛主席,散木瑑时六十有六”。其印文在章法上独具匠心,繁体“”三字从右往左依次排列,“泽”字三点从左边挪到了右下端,使详略更为得当,结构更为严谨,布局更为优美。笔画较少的“毛”字的Zui后一笔反向倒旋,寓“反手掌乾坤”之意,从布局上填补了“泽”字右上端空白。原存于中南海,1990年回归故里,由韶山同志纪念馆珍藏。
陈巨来治印“湘潭”:1956年,上海市人民政府请陈巨来所刻。陈巨来13岁就开始刻印,平生治印逾三万方,其篆刻被誉为“三百年来第一人”。此印以白文布局,雄壮浑厚,大气磅礴。
傅抱石治印“印”:1959年,傅抱石为方便在他和关山月共同创作的“江山如此多娇”巨幅画题字时落款所用,而精心准备的一枚印章。此印寿山石质,取法汉印风格,刚健朴茂,平方正直,极有气势。
吴朴治印“毛氏藏书”:这是一方用得较多的印章,为朱文“毛氏藏书”印。由上海金石名家吴朴于1963年所刻,他考虑到毛主席藏书多、盖印多,印面易磨损且需上下线条一致,故而选定铁线篆。对其非常满意,在许多藏书上都钤有此印。
齐白石治印“”“润之”:1949年,齐白石用一对名贵的雕有狮子滚绣球钮的寿山石,精心镌刻了朱文“润之”和白文“”印各一方。这两方印章法大开大合、俯仰有致,单刀冲刻、极有气势。
谢梅奴治印“印”“润之”:谢梅奴有“篆刻王”之称,他刻的白文“印”以回文排列布式,寓巧于拙,雄浑苍劲;朱文“润之”细文粗边,结体流丽,颇具周秦玺印神韵。谢梅奴在1948年还曾将《沁园春·雪》的内容刻在印章上,整套印章共30多方,这是当时问世的第一组诗词篆刻作品。解放后,此套印章由湖南省人民政府送给了毛主席,现收藏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。
钱君匋治印“印”“毛氏藏书”:上海解放不久,钱君匋怀着崇敬之情给篆刻了一方“印”,并通过当时的文化部长沈雁冰(茅盾)转赠给。后来,又通过上海博物馆找到钱君匋,请其刻了一方“毛氏藏书”朱文印。
刘博琴治印“毛氏藏书”:1949年,北京金石名家刘博琴受人之托,为刻过一方长方形的朱文“毛氏藏书”印。在此之前刘博琴也曾为毛主席治过印,1937年七七事变后,有人曾请他刻一枚“润之”印章送给远方的朋友,他精心刻制了这枚印章。北平解放后,他才知道“润之”就是。刘博琴所刻的这方印章在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》等部分书籍上钤盖。
在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中,还有许多其他的印章作品。如果你对特定篆刻家或历史时期的作品感兴趣,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参观博物馆、艺术展览,以欣赏更多的印章艺术。
篆刻,这一门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,在数千年悠悠历史长河中,既彰于庙堂,亦显于民间,是镌刻在中华艺术文脉上的古老印记。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和制章人在印章上谱写着诗情画意,让每一枚印章都独具匠心。
苏东河是北京市一位篆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,自幼便在陈左黄、蒋维崧、韩天衡等书法和篆刻名家指导下学习篆刻,作品以工稳印中的细朱文、九叠篆印等古玺印为主。经过多年研习,他致力于创新和传播篆刻文化,将篆刻与时代相结合,努力创作出更符合现代审美的篆刻作品。
篆刻一块印章是经过深思熟虑的,一般有了构思还不能马上动手,要先在脑海中构图。边框需用尺子画直线,而苏东河已经把自己的手训练成了一把活尺子。章面画完之后开始进行雕刻,篆刻的工具一般有十几种之多,用于不同的工序使用。一般印章石的硬度是摩氏2- 4度,而刻刀为7度左右,能够轻易对石材进行雕刻。
印章的篆法、章法,Zui后均要通过刀法来完成,不熟悉刀法是刻不出成功作品的。好的刀法讲究下刀稳准,出刀明确,既要求篆法与章法统一,又要在细节处寻求微妙变化。
除了刀法,还要心手一致,一边落刀一边感受石头的质感和印文逐渐浮现过程的变化。刀感、手感与心意相通,才能让这方寸天地赋有独特艺术生命。布局疏密犹如天成,初次篆刻好后要将印章盖印出来,这一步叫作“钤印”。
钤印的作用,是检查印章是否达到预期效果,如果发现瑕疵,需要修改补刀,在保留刀法的情况下,将印章不符合初衷的笔画进行修改,Zui终印出Zui完美的印章效果。但一枚印章并没有就此完成,还要为其镌刻边款,边款内容一般有章名、时间和署名,印文与边款相互映衬,对印章而言是一种艺术性与观赏性的双重升华。
《宁夏故事|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——任振斌匠心篆刻先烈诗章》(宁夏日报2024年报道)
(部分内容)宁夏贺兰石印章篆刻技艺传承人任振斌,默默坚守5年,用一双巧手精雕细刻,制作完成90幅以先烈诗词为主题的篆刻作品,再现了一段段波澜壮阔的生动历史、一个个鲜活真实的高尚灵魂。任振斌将红色精神和传统文化融为一体,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热爱,也向人们展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。
“‘头可断,肢可折,革命精神不可灭。壮士头颅为党落,好汉身躯为群裂。’这是广州工人运动之一周文雍被捕后,在监狱墙壁上写下的一首不朽诗篇。这幅作品上方的绝笔诗用篆刻艺术形式展现,作品下方周文雍与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形象,选用木版画艺术形式雕刻拓印。大部分作品都有先烈肖像印,用崇敬的心刻出革命先烈的精气神。”展出现场,任振斌向观展者逐一讲解篆刻艺术作品背后的感人故事、诗词内容、篆刻基本技巧等,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精神,激励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。
“展出的这些作品按时间顺序篆刻而成,文字采用了甲骨文、大篆、小篆,学习古代玺印、秦汉印章、历代篆刻艺术的创作风格,还借鉴碑刻、瓦当文、古砖文、铜镜铭文的艺术形式,时间跨度从1925年至1945年。每当一枚印章篆刻完成,我的心情都无比激动,一种成就感油生。有时刚离开工作室,又忍不住跑回去再研读、修改或重新设计,直到满意为止。”对任振斌来说,展出的每幅作品都有感人故事,难以忘怀。
以下是一般印章的制作过程:
准备材料:制作印章所需材料包括刻刀、印石、印床、印泥、宣纸、砂纸、铅笔、毛笔等。
设计印稿:根据个人需求设计印章的印稿,可以使用铅笔在纸上画出大致的图案,也可以使用电脑设计软件进行设计。
雕刻印章:将印稿反转后,使用刻刀沿着印稿的线条进行雕刻。雕刻时要注意控制力度和角度,以保证印章的质量和效果。
修整印章:雕刻完成后,使用砂纸对印章进行修整,以去除表面的毛刺和不平整处。可以对印章的细节进行的调整和完善。
试印印章:在印章上涂上印泥,在宣纸上进行试印。试印时要注意控制力度和角度,以保证印出来的效果清晰、完整。
调整印章:根据试印的效果,对印章进行调整。如果印出来的效果不理想,可以对印章进行的修整和完善。
完成印章:经过多次调整和完善后,印章制作完成。可以将印章保存在干燥、通风的地方,以延长印章的使用寿命。
需要注意的是,以上步骤仅供参考,具体的制作过程可能因印章的类型、材质和个人喜好而有所不同。
欣赏篆刻艺术的刀法之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观察线条质感
注意线条是光滑流畅还是带有涩感和斑驳。光滑流畅的线条可能展现出一种精致和娴熟,而带有涩感和斑驳的线条则可能传达出古朴和苍劲。
线条的粗细变化也能体现刀法的功力,比如由粗到细的过渡是否自然,粗细对比是否增强了作品的节奏感。
感受力度与节奏
体会刻刀在石材上刻制时所施加的力度。有力的刀法可能使线条刚健挺拔,而轻柔的刀法则可能营造出柔和细腻的效果。
观察线条的排列是否有节奏感,如同音乐中的音符,疏密相间,形成独特的韵律。
分辨刀法种类
了解不同的刀法,如冲刀、切刀等。冲刀产生的线条通常较为爽利,速度感较强;切刀则显得沉稳、凝重。
注意作者在同一作品中对不同刀法的综合运用,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是否巧妙自然。
审视刀痕的韵味
刀痕的深浅、宽窄和形态都能传达出独特的韵味。深而宽的刀痕可能给人以厚重之感,浅而窄的刀痕则可能显得轻盈。
观察刀痕是否有自然崩裂的效果,这种意外之美有时能为作品增添独特的魅力。
结合整体布局
刀法之美要与印章的整体布局相协调。好的刀法应服务于印文的结构和章法,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。
看刀法是否突出了重点,如某些关键笔画通过独特的刀法处理来吸引观者的注意力。
体会作者情感
尝试感受作者通过刀法所表达的情感和个性。奔放的刀法可能反映出作者的激情,而细腻入微的刀法或许体现了作者的沉静与内敛。
例如,在吴昌硕的篆刻作品中,他常以冲刀为主,线条苍劲雄浑,刀痕深厚有力,展现出他豪迈大气的艺术风格;而在黄牧甫的作品里,刀法精准细腻,线条光洁秀挺,体现出其精致典雅的审美追求。通过对这些方面的仔细观察和品味,就能更好地欣赏篆刻艺术中的刀法之美。
善篆刻的金陵胡文季老先生赠我名章一枚,是汉白文二字印,左右分布,材质虽普通玉石,然方寸之间,其书法、刀法、章法气韵怡然,风骨颇佳,把玩再三,爱不释手。
说起印章,记得有一个记载印章来源的神话传说很有趣,汉代纬书《春秋合成图》:“尧坐舟与太尉舜临观,凤凰负图授尧,图以赤玉为匣,长三尺八寸,后三寸,黄玉检,白玉绳,封两端,其章曰:‘天赤帝符玺’”。神话传说给印章的诞生增加了某种神秘的色彩,且不足为信,但也让热爱印章艺术的人们平添了一份乐趣。
其实中国的雕刻文字,历史悠久,传承至今,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。从殷的甲骨文,周的钟鼎文,秦的刻石,一直到如今的政府公章、单位公章、书画家印章,无一不是熏染着刻字艺术的演变与革新。
明朝万历五年进士屠隆先生,在他的小品文《印章》中将印章的刻制过程与心得跃然呈现在纸上,“近刻玉章,并无昆吾刀‘蟾酥’之说,惟用真菊花钢煅而为刀,阔五分,厚三分,刀口平磨,取其平尖锋头为用。将玉章书篆文,以木架钤定,用刀随文镌之,一刀弗入,再锲一刀,多则三锲,玉屑起矣。但不可以力胜之,则滑而难刻。运刀以腕,更置砺石于旁,时时磨刀,使锋芒坚利,无不胜也,别无他术。”
晚清民国时期的国画家、书法家、篆刻家吴昌硕先生在论封泥中说:“刀拙而锋锐,貌古而神虚。篆法体势方者,方易于劲(遒劲),但方并非即是劲,故要得其方劲。圆易于转(婉转)但圆并非即是转,故又要得其圆转。有方劲而无圆转,近于犷悍。有圆转而失方劲,近于媚俗。学封泥贵在方劲而兼圆转……。故用刀要拙,不拙则无高古雄深气韵,用锋宜锐,不锐则无峭拔英迈的风神”。
文人之间以印章为题的诗词也非常有意思。北宋大诗人、词人、书法家黄庭坚写过《戏赠米元章二首》,其中“我有元晖古印章,印刓不忍与诸郎。虎儿笔力能扛鼎,教字元晖继阿章。”相传,黄庭坚藏有一方古印,是汉代的铜质官印,上面镌有“元晖”两个篆字,已经有上千年历史,非常珍贵,为了表示对米芾大儿子米友仁(小名虎儿,善行书)的喜爱,就把这方印送给了米芾,还建议他以印上的印文取为米友仁的字,传递了一段米黄之间书法大家友谊的佳话。 黔南刻章|黔南刻章公司|黔南刻章店电话-大铭kz
印章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殷商时代。
早在殷商时期,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“字”(即现代称为甲骨文),这些文字刀锋挺锐,笔意劲秀,具有较高的“刻字”水平。
受当时在模子里置竹篮条或绳子,再用泥涂在模子里,待半干后取出,陶坯表面会留下清晰篮或绳印纹的制陶方法启示,先民们后来直接在陶拍上刻纹饰。陶拍原是用以拍打方式弥合泥坯裂缝的简单工具,其上雕纹饰之后,就成为中国装饰图案与印章艺术的渊源,陶印即由此脱胎而出。
印章的形成与货物及私有财产的发展密切相关。《后汉书·祭祀志》指出,自五帝始有书契,至三王时,私有制出现,诈骗、冒认、偷盗、侵夺等不正当行为渐起,为证明物归谁主,能在器物上戳压记号的印章便应运而生。殷商时代的经印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。到了西周,随着“工商食官”为特征的商品经济出现,玺印跻身于符节一类行列,开始具有凭信的作用。
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,篆刻印章称为“玺”或鉨,玺为在玉上刻制的,鉨是金属上刻制的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规定“玺”为天子所专用,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“印”,从此鉨就废而不用了。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“玺”或“宝”,官印称“印”,将军用印称“章”,私人用印称“印信”的规制。
秦代是中国文字由“籀书”演变成为篆书的时期,印的形式也更为广泛,印文圆润苍劲,笔势挺拔。汉代印章到达兴盛,史称汉印,字体由小篆演变成“缪篆”,其印形制、印纽亦十分精美。
唐宋之际,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改变了印章的体制,但仍以篆书作印。直到明清两代,印人辈出,篆刻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高峰期,形成了众多流派,它也由广义的雕镂铭刻,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。
印章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,它是书法、章法、刀法三者的完美结合,在方寸之间展现出万千气象,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。其发展历程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、文化和艺术特点。
邓散木治印“”:这枚印章由书法家、金石家邓散木于1963年8月,用寿山田黄石为所刻。印呈立方体,明黄色,顶部镂空琢双龙,又称“龙纽大印”。印的一侧刻有“1963年8月,敬献毛主席,散木瑑时六十有六”。其印文在章法上独具匠心,繁体“”三字从右往左依次排列,“泽”字三点从左边挪到了右下端,使详略更为得当,结构更为严谨,布局更为优美。笔画较少的“毛”字的Zui后一笔反向倒旋,寓“反手掌乾坤”之意,从布局上填补了“泽”字右上端空白。原存于中南海,1990年回归故里,由韶山同志纪念馆珍藏。
陈巨来治印“湘潭”:1956年,上海市人民政府请陈巨来所刻。陈巨来13岁就开始刻印,平生治印逾三万方,其篆刻被誉为“三百年来第一人”。此印以白文布局,雄壮浑厚,大气磅礴。
傅抱石治印“印”:1959年,傅抱石为方便在他和关山月共同创作的“江山如此多娇”巨幅画题字时落款所用,而精心准备的一枚印章。此印寿山石质,取法汉印风格,刚健朴茂,平方正直,极有气势。
吴朴治印“毛氏藏书”:这是一方用得较多的印章,为朱文“毛氏藏书”印。由上海金石名家吴朴于1963年所刻,他考虑到毛主席藏书多、盖印多,印面易磨损且需上下线条一致,故而选定铁线篆。对其非常满意,在许多藏书上都钤有此印。
齐白石治印“”“润之”:1949年,齐白石用一对名贵的雕有狮子滚绣球钮的寿山石,精心镌刻了朱文“润之”和白文“”印各一方。这两方印章法大开大合、俯仰有致,单刀冲刻、极有气势。
谢梅奴治印“印”“润之”:谢梅奴有“篆刻王”之称,他刻的白文“印”以回文排列布式,寓巧于拙,雄浑苍劲;朱文“润之”细文粗边,结体流丽,颇具周秦玺印神韵。谢梅奴在1948年还曾将《沁园春·雪》的内容刻在印章上,整套印章共30多方,这是当时问世的第一组诗词篆刻作品。解放后,此套印章由湖南省人民政府送给了毛主席,现收藏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。
钱君匋治印“印”“毛氏藏书”:上海解放不久,钱君匋怀着崇敬之情给篆刻了一方“印”,并通过当时的文化部长沈雁冰(茅盾)转赠给。后来,又通过上海博物馆找到钱君匋,请其刻了一方“毛氏藏书”朱文印。
刘博琴治印“毛氏藏书”:1949年,北京金石名家刘博琴受人之托,为刻过一方长方形的朱文“毛氏藏书”印。在此之前刘博琴也曾为毛主席治过印,1937年七七事变后,有人曾请他刻一枚“润之”印章送给远方的朋友,他精心刻制了这枚印章。北平解放后,他才知道“润之”就是。刘博琴所刻的这方印章在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》等部分书籍上钤盖。
在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中,还有许多其他的印章作品。如果你对特定篆刻家或历史时期的作品感兴趣,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参观博物馆、艺术展览,以欣赏更多的印章艺术。
篆刻,这一门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,在数千年悠悠历史长河中,既彰于庙堂,亦显于民间,是镌刻在中华艺术文脉上的古老印记。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和制章人在印章上谱写着诗情画意,让每一枚印章都独具匠心。
苏东河是北京市一位篆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,自幼便在陈左黄、蒋维崧、韩天衡等书法和篆刻名家指导下学习篆刻,作品以工稳印中的细朱文、九叠篆印等古玺印为主。经过多年研习,他致力于创新和传播篆刻文化,将篆刻与时代相结合,努力创作出更符合现代审美的篆刻作品。
篆刻一块印章是经过深思熟虑的,一般有了构思还不能马上动手,要先在脑海中构图。边框需用尺子画直线,而苏东河已经把自己的手训练成了一把活尺子。章面画完之后开始进行雕刻,篆刻的工具一般有十几种之多,用于不同的工序使用。一般印章石的硬度是摩氏2- 4度,而刻刀为7度左右,能够轻易对石材进行雕刻。
印章的篆法、章法,Zui后均要通过刀法来完成,不熟悉刀法是刻不出成功作品的。好的刀法讲究下刀稳准,出刀明确,既要求篆法与章法统一,又要在细节处寻求微妙变化。
除了刀法,还要心手一致,一边落刀一边感受石头的质感和印文逐渐浮现过程的变化。刀感、手感与心意相通,才能让这方寸天地赋有独特艺术生命。布局疏密犹如天成,初次篆刻好后要将印章盖印出来,这一步叫作“钤印”。
钤印的作用,是检查印章是否达到预期效果,如果发现瑕疵,需要修改补刀,在保留刀法的情况下,将印章不符合初衷的笔画进行修改,Zui终印出Zui完美的印章效果。但一枚印章并没有就此完成,还要为其镌刻边款,边款内容一般有章名、时间和署名,印文与边款相互映衬,对印章而言是一种艺术性与观赏性的双重升华。
《宁夏故事|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——任振斌匠心篆刻先烈诗章》(宁夏日报2024年报道)
(部分内容)宁夏贺兰石印章篆刻技艺传承人任振斌,默默坚守5年,用一双巧手精雕细刻,制作完成90幅以先烈诗词为主题的篆刻作品,再现了一段段波澜壮阔的生动历史、一个个鲜活真实的高尚灵魂。任振斌将红色精神和传统文化融为一体,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热爱,也向人们展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。
“‘头可断,肢可折,革命精神不可灭。壮士头颅为党落,好汉身躯为群裂。’这是广州工人运动之一周文雍被捕后,在监狱墙壁上写下的一首不朽诗篇。这幅作品上方的绝笔诗用篆刻艺术形式展现,作品下方周文雍与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形象,选用木版画艺术形式雕刻拓印。大部分作品都有先烈肖像印,用崇敬的心刻出革命先烈的精气神。”展出现场,任振斌向观展者逐一讲解篆刻艺术作品背后的感人故事、诗词内容、篆刻基本技巧等,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精神,激励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。
“展出的这些作品按时间顺序篆刻而成,文字采用了甲骨文、大篆、小篆,学习古代玺印、秦汉印章、历代篆刻艺术的创作风格,还借鉴碑刻、瓦当文、古砖文、铜镜铭文的艺术形式,时间跨度从1925年至1945年。每当一枚印章篆刻完成,我的心情都无比激动,一种成就感油生。有时刚离开工作室,又忍不住跑回去再研读、修改或重新设计,直到满意为止。”对任振斌来说,展出的每幅作品都有感人故事,难以忘怀。
以下是一般印章的制作过程:
准备材料:制作印章所需材料包括刻刀、印石、印床、印泥、宣纸、砂纸、铅笔、毛笔等。
设计印稿:根据个人需求设计印章的印稿,可以使用铅笔在纸上画出大致的图案,也可以使用电脑设计软件进行设计。
雕刻印章:将印稿反转后,使用刻刀沿着印稿的线条进行雕刻。雕刻时要注意控制力度和角度,以保证印章的质量和效果。
修整印章:雕刻完成后,使用砂纸对印章进行修整,以去除表面的毛刺和不平整处。可以对印章的细节进行的调整和完善。
试印印章:在印章上涂上印泥,在宣纸上进行试印。试印时要注意控制力度和角度,以保证印出来的效果清晰、完整。
调整印章:根据试印的效果,对印章进行调整。如果印出来的效果不理想,可以对印章进行的修整和完善。
完成印章:经过多次调整和完善后,印章制作完成。可以将印章保存在干燥、通风的地方,以延长印章的使用寿命。
需要注意的是,以上步骤仅供参考,具体的制作过程可能因印章的类型、材质和个人喜好而有所不同。
欣赏篆刻艺术的刀法之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观察线条质感
注意线条是光滑流畅还是带有涩感和斑驳。光滑流畅的线条可能展现出一种精致和娴熟,而带有涩感和斑驳的线条则可能传达出古朴和苍劲。
线条的粗细变化也能体现刀法的功力,比如由粗到细的过渡是否自然,粗细对比是否增强了作品的节奏感。
感受力度与节奏
体会刻刀在石材上刻制时所施加的力度。有力的刀法可能使线条刚健挺拔,而轻柔的刀法则可能营造出柔和细腻的效果。
观察线条的排列是否有节奏感,如同音乐中的音符,疏密相间,形成独特的韵律。
分辨刀法种类
了解不同的刀法,如冲刀、切刀等。冲刀产生的线条通常较为爽利,速度感较强;切刀则显得沉稳、凝重。
注意作者在同一作品中对不同刀法的综合运用,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是否巧妙自然。
审视刀痕的韵味
刀痕的深浅、宽窄和形态都能传达出独特的韵味。深而宽的刀痕可能给人以厚重之感,浅而窄的刀痕则可能显得轻盈。
观察刀痕是否有自然崩裂的效果,这种意外之美有时能为作品增添独特的魅力。
结合整体布局
刀法之美要与印章的整体布局相协调。好的刀法应服务于印文的结构和章法,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。
看刀法是否突出了重点,如某些关键笔画通过独特的刀法处理来吸引观者的注意力。
体会作者情感
尝试感受作者通过刀法所表达的情感和个性。奔放的刀法可能反映出作者的激情,而细腻入微的刀法或许体现了作者的沉静与内敛。
例如,在吴昌硕的篆刻作品中,他常以冲刀为主,线条苍劲雄浑,刀痕深厚有力,展现出他豪迈大气的艺术风格;而在黄牧甫的作品里,刀法精准细腻,线条光洁秀挺,体现出其精致典雅的审美追求。通过对这些方面的仔细观察和品味,就能更好地欣赏篆刻艺术中的刀法之美。
善篆刻的金陵胡文季老先生赠我名章一枚,是汉白文二字印,左右分布,材质虽普通玉石,然方寸之间,其书法、刀法、章法气韵怡然,风骨颇佳,把玩再三,爱不释手。
说起印章,记得有一个记载印章来源的神话传说很有趣,汉代纬书《春秋合成图》:“尧坐舟与太尉舜临观,凤凰负图授尧,图以赤玉为匣,长三尺八寸,后三寸,黄玉检,白玉绳,封两端,其章曰:‘天赤帝符玺’”。神话传说给印章的诞生增加了某种神秘的色彩,且不足为信,但也让热爱印章艺术的人们平添了一份乐趣。
其实中国的雕刻文字,历史悠久,传承至今,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。从殷的甲骨文,周的钟鼎文,秦的刻石,一直到如今的政府公章、单位公章、书画家印章,无一不是熏染着刻字艺术的演变与革新。
明朝万历五年进士屠隆先生,在他的小品文《印章》中将印章的刻制过程与心得跃然呈现在纸上,“近刻玉章,并无昆吾刀‘蟾酥’之说,惟用真菊花钢煅而为刀,阔五分,厚三分,刀口平磨,取其平尖锋头为用。将玉章书篆文,以木架钤定,用刀随文镌之,一刀弗入,再锲一刀,多则三锲,玉屑起矣。但不可以力胜之,则滑而难刻。运刀以腕,更置砺石于旁,时时磨刀,使锋芒坚利,无不胜也,别无他术。”
晚清民国时期的国画家、书法家、篆刻家吴昌硕先生在论封泥中说:“刀拙而锋锐,貌古而神虚。篆法体势方者,方易于劲(遒劲),但方并非即是劲,故要得其方劲。圆易于转(婉转)但圆并非即是转,故又要得其圆转。有方劲而无圆转,近于犷悍。有圆转而失方劲,近于媚俗。学封泥贵在方劲而兼圆转……。故用刀要拙,不拙则无高古雄深气韵,用锋宜锐,不锐则无峭拔英迈的风神”。
文人之间以印章为题的诗词也非常有意思。北宋大诗人、词人、书法家黄庭坚写过《戏赠米元章二首》,其中“我有元晖古印章,印刓不忍与诸郎。虎儿笔力能扛鼎,教字元晖继阿章。”相传,黄庭坚藏有一方古印,是汉代的铜质官印,上面镌有“元晖”两个篆字,已经有上千年历史,非常珍贵,为了表示对米芾大儿子米友仁(小名虎儿,善行书)的喜爱,就把这方印送给了米芾,还建议他以印上的印文取为米友仁的字,传递了一段米黄之间书法大家友谊的佳话。 黔南刻章|黔南刻章公司|黔南刻章店电话-大铭kz
印章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殷商时代。
早在殷商时期,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“字”(即现代称为甲骨文),这些文字刀锋挺锐,笔意劲秀,具有较高的“刻字”水平。
受当时在模子里置竹篮条或绳子,再用泥涂在模子里,待半干后取出,陶坯表面会留下清晰篮或绳印纹的制陶方法启示,先民们后来直接在陶拍上刻纹饰。陶拍原是用以拍打方式弥合泥坯裂缝的简单工具,其上雕纹饰之后,就成为中国装饰图案与印章艺术的渊源,陶印即由此脱胎而出。
印章的形成与货物及私有财产的发展密切相关。《后汉书·祭祀志》指出,自五帝始有书契,至三王时,私有制出现,诈骗、冒认、偷盗、侵夺等不正当行为渐起,为证明物归谁主,能在器物上戳压记号的印章便应运而生。殷商时代的经印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。到了西周,随着“工商食官”为特征的商品经济出现,玺印跻身于符节一类行列,开始具有凭信的作用。
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,篆刻印章称为“玺”或鉨,玺为在玉上刻制的,鉨是金属上刻制的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规定“玺”为天子所专用,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“印”,从此鉨就废而不用了。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“玺”或“宝”,官印称“印”,将军用印称“章”,私人用印称“印信”的规制。
秦代是中国文字由“籀书”演变成为篆书的时期,印的形式也更为广泛,印文圆润苍劲,笔势挺拔。汉代印章到达兴盛,史称汉印,字体由小篆演变成“缪篆”,其印形制、印纽亦十分精美。
唐宋之际,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改变了印章的体制,但仍以篆书作印。直到明清两代,印人辈出,篆刻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高峰期,形成了众多流派,它也由广义的雕镂铭刻,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。
印章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,它是书法、章法、刀法三者的完美结合,在方寸之间展现出万千气象,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。其发展历程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、文化和艺术特点。
成立日期 | 2024年05月30日 | ||
主营产品 | 本地刻章,印章定制,制作印章,签名印章 | ||
公司简介 | [大铭刻章公司]——镌刻卓越,印记永恒[大铭刻章公司名称]是一家在刻章领域拥有卓越声誉和丰富经验的专业公司。自成立以来,我们始终秉持着精湛工艺、品质至上的理念,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刻章服务。公司拥有先进的刻章设备和专业的技术团队。无论是传统的手工刻章还是现代化的激光雕刻,我们都能熟练掌握,确保每一枚印章都精雕细琢、完美无瑕。我们注重细节,从印章的设计到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,以满足客户对于 ... |
公司新闻
- 丽水刻章|丽水合同章、公章、财务章丽水刻章|丽水合同章、公章、财务章丽水在一个宁静的村庄里,有一位名叫赵刚的刻章师... 2025-01-09
- 唐县刻章|唐县合同章、公章、财务章唐县刻章|唐县合同章、公章、财务章唐县刀法在篆刻艺术中具有以下重要作用:塑造线条... 2025-01-09
- 大渡口刻章|大渡口合同章、公章、财务章大渡口刻章|大渡口合同章、公章、财务章大渡口《神秘的印章》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,... 2025-01-09
- 延边刻章|延边合同章、公章、财务章延边刻章|延边合同章、公章、财务章延边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如下:起源:篆刻艺术起源... 2025-01-09
- 崇仁刻章|崇仁合同章、公章、财务章崇仁刻章|崇仁合同章、公章、财务章崇仁“广陵王玺”:这是东汉时期的金质官印,龟钮... 2025-01-09
我们的其他产品
- 莱芜刻章|莱芜刻章公司|莱芜刻章店电话-大铭kz100.00元/大铭印章
品牌:大铭刻章 - 宿州刻章|宿州刻章公司|宿州刻章店电话-大铭kz100.00元/大铭印章
品牌:大铭刻章 - 德宏刻章|德宏刻章公司|德宏刻章店电话-大铭kz100.00元/大铭印章
品牌:大铭刻章 - 嘉兴刻章|嘉兴刻章公司|嘉兴刻章店电话-大铭kz100.00元/大铭印章
品牌:大铭刻章 - 海口刻章|海口刻章公司|海口刻章店电话-大铭kz100.00元/大铭印章
品牌:大铭刻章 - 咸阳刻章|咸阳刻章公司|咸阳刻章店电话-大铭kz100.00元/大铭印章
品牌:大铭刻章 - 辽源刻章|辽源刻章公司|辽源刻章店电话-大铭kz100.00元/大铭印章
品牌:大铭刻章 - 无锡刻章|无锡刻章公司|无锡刻章店电话-大铭kz100.00元/大铭印章
品牌:大铭刻章 - 南充刻章|南充刻章公司|南充刻章店电话-大铭kz100.00元/大铭印章
品牌:大铭刻章 - 信阳刻章|信阳刻章公司|信阳刻章店电话-大铭kz100.00元/大铭印章
品牌:大铭刻章